导读:1、珍稀动物有哪些我国珍稀动物名单: 一.鸟类: 白腹锦鸡 白鹳 白冠长尾雉 白鹤 白颈长尾雉 白鹮 白琵鹭 白头鹤 白鹇 白枕鹤 苍鹰 藏马鸡 草鴞 草原雕 长耳鴞 长尾阔嘴鸟 长尾鴞 赤颈鹤 大鸨 大绯胸鹦鹉 大天鹅 丹顶鹤 雕鴞 蜂鹰 高山兀鹫 冠斑犀鸟 褐鲣鸟 褐林鴞 褐马鸡 黑长尾雉 黑鹳 黑颈长尾雉 黑颈鹤 黑脸琵鹭 黑琴鸡 黑鹇 红腹角雉 红腹锦鸡 红角鴞 红脚鲣鸟 红隼 红胸黑雁

珍稀动物有什么,珍稀动物有哪些

1、珍稀动物有哪些

我国珍稀动物名单:
一.鸟类:
白腹锦鸡 白鹳 白冠长尾雉 白鹤 白颈长尾雉 白鹮 白琵鹭 白头鹤 白鹇 白枕鹤 苍鹰 藏马鸡 草鴞 草原雕 长耳鴞 长尾阔嘴鸟 长尾鴞 赤颈鹤 大鸨 大绯胸鹦鹉 大天鹅
丹顶鹤 雕鴞 蜂鹰 高山兀鹫 冠斑犀鸟 褐鲣鸟 褐林鴞 褐马鸡 黑长尾雉 黑鹳 黑颈长尾雉 黑颈鹤 黑脸琵鹭 黑琴鸡 黑鹇 红腹角雉 红腹锦鸡 红角鴞 红脚鲣鸟 红隼 红胸黑雁 花头鹦鹉 花尾榛鸡 黄腹角雉 灰腹角雉 灰鹤 灰头鹦鹉 金雕 卷羽鹈鹕 孔雀雉 蓝翅八色鸫 蓝耳翠鸟 蓝马鸡 蓝鹇 栗鸢 领角鴞 绿皇鸠 绿孔雀 绿尾虹雉 勺鸡 蛇雕 双角犀鸟 松雀鹰 蓑羽鹤 秃鹫 乌雕 小雕 小天鹅 小苇鷀 雪鴞 血雉 岩雷鸟 燕隼 鹰鴞 疣鼻天鹅 游隼 鸳鸯 原鸡 朱鹮 棕颈犀鸟 棕尾虹雉

二.两栖类
大鲵 虎纹蛙 细痣疣螈

三.爬行类
大壁虎 玳瑁 鳄蜥 巨蜥 蟒 山瑞 四爪陆龟 扬子鳄 鼋

四.哺乳类
白唇鹿 白暨豚 白颊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白头叶猴 白掌长臂猿 斑海豹 斑林狸 斑羚 豹 北山羊 藏羚 藏酋猴 藏原羚 豺 长尾叶猴 赤斑羚 穿山甲 大灵猫 大熊猫 滇金丝猴 貂熊 短尾猴 鹅喉羚 蜂猴 高鼻羚羊 海南兔 河麂 河狸 黑长臂猿 黑麂 黑熊 黑叶猴 虎 灰叶猴 江豚 金猫 金丝猴 鬣羚 林麝 马来熊 马鹿 马麝 梅花鹿 蒙古野驴 猕猴 麋鹿 扭角羚 盘羊 坡鹿 黔金丝猴 儒艮 猞猁
水鹿 水獭 塔里木兔 台湾猴 兔狲 豚鹿 豚尾猴 驼鹿 倭蜂猴 西藏野驴 鼷鹿 喜马拉雅塔尔羊 小灵猫 小熊猫 熊猴 熊狸 雪豹 雪兔 亚洲象 岩羊 野骆驼 野马 野牦牛 野牛 云豹 紫貂 棕熊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麋鹿、荒漠猫、
护野生动物。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麋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的麋鹿虽然绝灭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我国重新建立了愿鹿的自然种群
3、荒漠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是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能大量消灭鼠类,有益于农、林、牧业,可作为观赏动物。国内及世界动物园中,唯西宁动物园展出8只。

2、世界上珍稀动物有哪些

世界上珍稀动物有苏门答腊犀牛、唐金鼻涕猴、多元龟、北毛鼻袋熊、天使鲨、狐猴等

 1、苏门答腊犀牛

马来西亚和印尼只剩下200头犀牛,这些犀牛的角常常用于传统医药。



 2、唐金鼻涕猴

在越南北部特有的地方,这种野生动物只剩下不到200只。



3、多元龟

通常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稀有的乌龟,它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特有的动物。



4、北毛鼻袋熊

这些动物中只有115只留在野外,其他的都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依平森林国家公园。



5、天使鲨

这种生物看上去更像一条射线而不是鲨鱼,曾经栖息于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但现在由于捕鱼现象严重,这些生物出现在水域里是一种罕见的景象了。



 6、狐猴

 所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竹子,而竹子的下颚则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中只剩下大约100只狐猴。



世界濒危动物有很多。
分别是:
1、珍稀动物包含陆生生物类。如:小熊猫、白颈长尾雉、大熊猫、伊犁鼠兔、金丝猴、白_。
2、水生生物类。如:扬子鳄、白鳍豚等。
3两栖类。如:黑软壳龟、中国大蝾螈、娃娃鱼等。
4、爬行类如:印度蟒、扬子鳄等。

3、世界上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卷羽鹈鹕,红脚鲣鸟等等。
大熊猫。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卷羽鹈鹕。卷羽鹈鹕栖息于内陆湖泊、江河与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在中国,卷羽鹈鹕季节性分布于闽江河口湿地一带。
红脚鲣鸟。红脚鲣鸟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有力。栖息时大多在岛屿的灌丛间或乔木枝上,将头部缩在两肩之间。产于西沙群岛。 界上最珍惜的十种动物
世界上最珍惜的十种动物
1.不到10只考艾欧鸟生活在夏威夷群岛。
3.不到40只加利福尼亚神鹰生活在美国。
4.约50头爪哇犀牛生活在印度尼西亚。
5.不到100只红狼生活在美国。
7.不到150只直角大羚羊生活在阿拉伯。
8.约150只西班牙王鹰生活在西班牙。
9.大约1000只夏威夷海豹生活在美国。
10.1000多只大熊猫生活在中国大陆。 太多了。中国最有名的是大熊猫 中华鲟、白鳍豚、娃娃鱼。 都说了,水里的

4、中国十大珍稀动物有哪些

1、远东豹

远东豹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

2、华南虎

华南虎(厦门虎,南中国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3、扬子鳄

4、亚洲象

5、黔金丝猴

6、华北豹

7、大熊猫

8、朱鹮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9、麋鹿

10、滇金丝猴 中国特有的十大珍稀 濒危动物:
1.白鳍豚,数量不详
2.白马鸡,
3.白唇鹿,
4.川金丝猴 5340只,
5.黑麂,
6.扬子鳄,不足200条
7.荒漠猫,
8.伊犁鼠兔,
9.藏羚羊,
10.普氏原羚。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1、白鳍豚,数量不详;2、海南黑冠长臂猿,13只;3、华南虎,20只;4、扬子鳄,不足200条;5、麋鹿,1000只;6、大熊猫,1864只;7、朱鹮,2000只;8、仰鼻猴/金丝猴,5340只;9、黑颈鹤,10000只;10、褐马鸡,17900只。
中国十大珍稀保护动物:1、大熊猫2、金丝猴3、绿毛龟4、云豹5、中国眼镜蛇6、麋鹿7、华南虎8、中华鲟9、扬子鳄10、中国大鲵。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麋鹿、荒漠猫、
护野生动物。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麋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的麋鹿虽然绝灭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我国重新建立了愿鹿的自然种群
3、荒漠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是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能大量消灭鼠类,有益于农、林、牧业,可作为观赏动物。国内及世界动物园中,唯西宁动物园展出8只。

5、珍稀动物有哪些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珍稀动物越来越多,常见的如陆生物类:大熊猫、丹顶鹤、灰鹤、东北虎、麋鹿、华北虎、金丝猴、大绯胸鹦鹉、大天鹅、白腹锦鸡、金雕、孔雀雉等。水生物类:大鲵、扬子鳄、白鳍豚。其它:黑软壳龟、印度鳄、菲律宾鳄、中国大蝾螈、日壁虎、耶罗岛大蜥蜴、印度蟒等。

一、陆生物类

1、大熊猫

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体色为黑白两色,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气温低于20℃,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2、丹顶鹤

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颈、脚较长,喉和颈黑色,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蒙古东部、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3、灰鹤

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20厘米,全身羽毛大都灰色,头顶裸出皮肤鲜红色,颈、脚均甚长,眼后至颈侧有一灰白色纵带,脚黑色,主要以植物叶、茎、草子、嫩芽、块茎、马铃薯、白菜、玉米、谷粒、蛙、蜥蜴、软体动物、昆虫、鱼类等食物为食,春季于3月中下旬开始往繁殖地迁徙,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越冬地。

4、东北虎

一般指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尾长约1米,体长可达3米左右,成年雄性平均为250千克,也有达到350千克左右,冬毛淡黄色,夏毛棕黄色,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的美称。

5、麋鹿

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雄性肩高122-137厘米,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6、华北虎

泛指生存于我国华北地区的中国虎(华南虎)种群的一支,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已于1970年代野外灭绝,在动物园仅存110只左右。华北虎雄性与华南地区的虎近似,有近70%的个体黑纹略浅呈棕黑色,雌性一般通体无纹,个别个体有潜纹。

7、金丝猴

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川金丝猴、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越南金丝猴5种,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金丝猴以竹笋、浆果、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

二、水生物类

1、大鲵

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要以蛙、蟹、虾、鱼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

2、扬子鳄

或称作鼍,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一种现存鳄类中体型很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驯的鳄类,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3、白鳍豚

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鄱阳湖、洞庭湖、钱塘江等水域中,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

三、其它类

1、黑软壳龟

又称鳖,统指龟鳖目鳖科的软壳水生龟,特点是有圆像薄饼一样柔软的皮背壳,黑软壳龟和孔雀软壳龟、印度软壳龟等均属于濒危动物,软壳龟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北美洲淡流和湖泊中,壳龟是杂食动物,食物通常是小鱼,偶尔吃点水草,居住在加拉巴哥群岛的象龟以仙人掌为主食,大型乌龟,向鳄龟有时还会吃鸭子。

2、印度鳄

一般指恒河鳄,是长吻鳄科恒河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之一,上下腭特别细长,牙齿尖锐,生活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的河流、沼泽、池塘以至人工水域中,除了食鱼以外,也能捕食包括人在内的大型哺乳动物,属于极危物种,在印度的动物园有较多数量繁殖。

3、菲律宾鳄

又名缅多罗鳄鱼、菲律宾淡水鳄,是一种只分布于菲律宾的鳄鱼品种,着金色中带啡色的颜色,当它们成年时,颜色会变深,主要的食物是鱼、乌龟、鸟类和哺乳动物,是一种惊人的捕猎者,捕捉例如羚羊这样大型的猎物,属于濒危物种。

4、中国大蝾螈

又名火蜥蜴,全长12-15厘米,以底栖头足类动物、环节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

5、日壁虎

属于蜥蜴目壁虎科,对人完全无害,壁虎科,个体小,多数都是夜行性爬行动物,日壁虎非常罕见,属濒危动物,蛇岛壁虎亦属濒临绝种之列。壁虎可以在垂直平滑甚至光滑的天花板上爬行,颜色以土褐色、灰色为主,大多数壁虎都会发出声音,这一点和其他爬行类动物不同。

6、耶罗岛大蜥蜴

是蜥蜴属蜥蜴亚目动物,和蛇亚目的蛇类一起构成现存爬行动物物种的95%以上,耶罗岛大蜥蜴、伊比沙岛蜥蜴、玛丽亚岛蜥蜴等几种蜥蜴都属于濒危动物,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区域,但从北极圈到南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也都有发现。

7、印度蟒

又称黑尾蟒,是分布在南亚及东南亚的一种巨型蟒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低危”级别,由于印度蟒的生态环境实在堪虞,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已下令保护黑尾蟒。黑尾蟒能在广泛类别的地形活动,包括湿原、草原、岩山、灌木林、树林与及河谷,有时候黑尾蟒也会栖息于其它哺乳动物的洞穴、水苇丛、中空树干与及红树林中。

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卷羽鹈鹕,红脚鲣鸟等等。
大熊猫。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卷羽鹈鹕。卷羽鹈鹕栖息于内陆湖泊、江河与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在中国,卷羽鹈鹕季节性分布于闽江河口湿地一带。
红脚鲣鸟。红脚鲣鸟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有力。栖息时大多在岛屿的灌丛间或乔木枝上,将头部缩在两肩之间。产于西沙群岛。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youxikuang@hotmail.com